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千年关林 千古信俗 
发布时间:2020-06-30 09:53:34   浏览次数:1743   文字大小:【

  信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信俗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流行并一脉传承,其最重要的支撑便是人们对关公文化和关公精神的高度认同。关公一生所体现出来的“忠义仁勇”,是关公文化的精髓,也是关公精神的核心,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推崇。

  关羽逐渐被神化,隋唐时期成信俗

  在我国,自古就有将忠义、贞烈之士作为神明祭祀的习惯。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孙权杀关羽并将其头颅送给曹操。曹操将关羽首级以诸侯之礼厚葬于洛阳并建庙堂祭祀。之后的数百年间,人们赞美关羽的勇猛仁义,也批评他的骄傲自大,有褒有贬,民间信俗并未形成。

  隋唐时期,老百姓对朝廷推崇的儒家思想体系并不完全认同。老百姓需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偶像化的道德价值体系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集“忠义仁勇”等优秀品质于一身的关羽正好可以担此重任。于是,关羽开始被人们神化,关公信俗开始产生。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与孔子之文宣王相对,命各地立文武二庙,以官方的名义进行定时祭祀,就此确立了两人文圣与武圣的地位。文庙中有“孔门十哲”配享,为了相呼应,朝廷也选择了十位古代名将配享武庙,但十人中并没有关羽的名字,可见在当时关羽还并不被人推崇。到了唐德宗年间,武庙的配享人数增加到64人,关羽进入武庙,列十四位,座次还不及张飞。

  不管座次如何,关羽列入武庙,已经从民间祭祀进入国家祭祀的行列。当时,洛阳民间以五月十三日为关羽的生日,常常隆重祭祀。

  宋元时期大发展,祭祀关公香火盛

  宋元时期,关公信俗获以充分发展,关公信俗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考虑,对关羽多次加封,释、道两家也都极力推崇关公,社会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关公热,关公也迅速从人升格为神,洛阳的关公信俗不断发展壮大。

  从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宋徽宗赵佶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到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加封关羽“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的200多年里,随着崇信关公的人不断增多,洛阳已经初步形成了初五、初九、十三祭拜关公的习俗。正是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大量祭祀关公的庙宇开始出现。

  久而久之,关公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成了可以保佑平安的神灵,同时关公信仰在民间日渐深入,逐步形成了每年的正月十三庙会、五月十三关公诞祭、九月十三秋祭,且规模盛大、香火旺盛。作为关羽首级的埋葬之地,洛阳关冢便成为百姓祭祀关公的重要场所。

  鼎盛时期在明清,祭祀关公成定制

  明清时期是关公信俗的鼎盛时期。

  明末,随着外患内乱的加剧,关公的地位逐步提高。万历年间,关公正式取代姜太公,入主武圣庙,并且和文圣孔子一起享受后人祭拜。万历皇帝3次给关公加封,称号从王爵一直升到帝位,这无疑为关公信俗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农历正月十三、九月十三的春秋二祭,已经成为大型的国家祭祀,或朝廷遣官或地方官员主持的祭祀活动已成定制。

  到了清代,统治者为达到通过融合满汉文化来巩固政权的目的,多次对关羽进行加封,从而把社会对关公的崇拜推向至高无上。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自此便有了“关林”的称谓,这里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级别的关庙。之后,官方对关公的祭祀年年声势浩大,并有神火助兴。

  在民间,娱神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祭祀关公的主要内容,舞狮、排鼓、杂技等表演活动也广泛参与。这时,以官方为主导、以庙会为表现形式的关公信俗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之后,祭祀关公的各类活动得到了充分发展。

  关公信俗遍世界,朝圣大典聚群贤

  洛阳是河洛人的故乡、客家人的祖籍地。历史上,河洛先民向湖广、福建、江浙进行过数次大迁徙。关公信俗便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而在闽南地区深深扎根。明清时期,关公信俗又随着闽南、潮汕等地先民向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迁徙,逐渐遍及世界各地。

  1994年,洛阳关林以“寻根联谊 开放发展”为主题,首次举办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为全球华人搭建祭祀平台。2006年,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与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结合,确定每年9月25日为大典之日。2008年6月7日,“关公信俗”被我国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11年起,朝圣大典恢复了清代咸丰年间皇家祭关典仪,同时增加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金秋关林民俗文化庙会等内容,成为关公信俗发展的又一平台,也成为古都洛阳的一张新名片。

  千余年沧桑变化,关公信俗在洛阳的发展和传承从未中断。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南通市备案博物馆数达25家 下一篇【听关林】关公故事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