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诗圣杜甫与洛阳:有家难归 生不成名身已老
发布时间:2020-07-14 09:43:41   浏览次数:4851   文字大小:【

  在中国,杜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他以笔写史,人称“诗圣”,西方学者将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今年,是杜甫去世1250年。他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人们对他的身世却仍难下定论。其实,杜甫的根与魂就在洛阳城东的首阳山下,如果你想了解他的生前事与身后名,不妨到偃师杜楼看一看。

  麻鞋见天子得官左拾遗

  对杜甫来说,安史之乱是他人生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短短几个月时间,洛阳失陷,潼关失守,大唐帝国风雨飘摇。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军进逼长安,72岁的唐玄宗仓皇离京,避乱入蜀。当年七月,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在今银川),登基称帝,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消息传到鄜(fū)州(今陕西富县)羌村,正和家人在此避难的杜甫坐不住了。他报国心切,八月只身北上,要去灵武为朝廷效命。然而,在经过长安时,他被叛军俘获,在城中一困就是大半年。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被困之初,他牵挂妻儿,夜不能寐。后来,眼看叛军在城中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他只盼朝廷能早日出兵,收复长安。

  到了十月,唐军真的来了,却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在陈陶斜(一作陈涛斜)和青坂,两场仗打下来,唐军差点儿全军覆没。杜甫有《悲陈陶》一诗,其中说:“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可见战事的惨烈程度。

  既是朝廷派来的官兵,怎会如此不堪一击?其实,这和肃宗用人不当有很大关系。他让宰相房琯(guǎn)指挥平叛,又派宦官邢延恩阵前监军。房琯本是文人,不懂兵法,邢延恩又只管催战,导致四万官兵白白送死。

  希望暂时破灭了。冬去春来,杜甫仍滞留长安,46岁的他衣衫褴褛,白发稀疏,写下《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四月,朝廷再次发兵平叛。趁唐军与叛军在城外对峙,杜甫冒死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投奔时在凤翔(今陕西宝鸡)的肃宗。他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肃宗十分感动,五月十六日授杜甫为左(一作右)拾遗。

  杜甫流泪谢恩,以为终于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生活稍一安定,他又牵挂起洛阳的亲人:“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音信隔绝久了,他已害怕听到洛阳的消息。到处兵荒马乱,只要亲人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运。

  卷入房琯案被贬心更哀

  左拾遗官阶不高,为从八品上,但对杜甫来说,这已是他仕途的巅峰。身为谏官,他想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然而因为替房琯说话,他不仅丢了官,还差点儿赔上性命。

  房琯是洛阳人,比杜甫大15岁,有德才兼备之誉。当初玄宗入蜀,他是坚定的追随者,因此被擢为宰相。

  肃宗登基后,他奉玄宗之命前来辅佐,很受朝廷器重。肃宗委他以平叛重任,结果他听信幕僚,在陈陶斜用牛车出战,叛军顺势纵火,四万官兵因此丧命。后来他得罪了一些同僚,常有人说他坏话,肃宗也就逐渐疏远了他。

  受到冷落后,房琯常称病不上朝,在家听门客董庭兰弹琴。董庭兰为人淡泊,不慕名利,高适有《别董大》一诗,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是写给他的。然而,至德二年(公元757)五月,宪部尚书颜真卿弹劾房琯,称他纵容门客董庭兰纳贿,房琯因此被罢相。

  当时,杜甫刚到左拾遗任上不久。他与房琯本是故交,又敬重房琯为人,便屡屡上疏为其辩护,称朝廷不应因小事罢免大臣。由于言辞激烈,他触怒了肃宗,被交给三司(宪部、御史台、大理寺)审问定罪,46岁的杜甫面临着一场杀身之祸。

  关键时刻,宰相张镐站了出来。他对肃宗说:“甫若抵罪,绝言者路。”意即杜甫是谏官,不应因言获罪,否则恐怕没有人敢建言了。肃宗表示不再追究,但到闰八月,就让杜甫回鄜州探亲去了,直到十一月才让他重返朝廷。

  杜甫挥泪离开凤翔,回到阔别一年的羌村。一路上人烟萧瑟,月照白骨,他忧时伤世,到家后便大病了一场。好在妻儿都在,他们正在饥饿中挣扎,不敢相信杜甫还能活着回来。

  这年冬天,朝廷终于收复长安。肃宗带着百官返京,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杜甫也回到了长安,生活虽然清苦,毕竟还算安稳。不料到了六月,肃宗再贬房琯,杜甫也被逐出朝廷,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

  

  石壕村的小路 记者 杨文静 摄

  弃官苦流离故园难再回

  离开长安那天,杜甫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看看脚下,“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还是去年逃离长安时走的那条路。当时冒死投奔肃宗,如今却被逐出朝廷,也许此生再也不能回来。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只有“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了。

  到华州后,杜甫更加思念故土。“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过去的日子那么美好,如今亲人们四散逃难,首阳山下的土娄旧庄怎么样了?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冬,得知唐军已收复洛阳,杜甫便急切地踏上了归乡之路。故园还在,历经战乱的土娄旧庄张开怀抱,迎接了这个身心俱疲的游子。杜甫在家中一住数月,直到次年暮春才动身返回华州。

  当时,唐军正在安阳一带与安史叛军展开激战。肃宗为防范武将,不设元帅,只派宦官鱼朝恩监军。结果唐军大败,退守洛阳。因兵力锐减,官府便四处抓丁,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的石壕村,村口照壁上刻着杜甫的《石壕吏》(上图) 记者 杨文静 摄

  从洛阳到华州,杜甫沿途目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写下组诗“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至今读来仍催人泪下。清人袁枚就在《马嵬》一诗中说:“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回到华州后,局势仍如一团乱麻,杜甫毅然决定弃官。他想回洛阳,可洛阳已被叛军再度占领,且到处闹饥荒,他回不去了。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杜甫携家小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十月又流落同谷(今甘肃成县),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

  这是杜甫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他在《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又称《同谷七歌》)中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在诗的最后,杜甫哀叹:“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为了生计,他决定到蜀地投靠故友,洛阳则离他越来越远了。(记者 张广英)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龙门石窟历史考证 下一篇《女拖拉机手》《洛阳玻璃厂》…..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