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留得住根”。神州大地的乡土根系抚过千年的文化脉络,从历史的厚土中亟亟而来,绵延至今。乡村——这片富饶的“原生态”文化田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典藏。然而,随着越来越高的水泥砖瓦逐渐遮蔽天边的月色,本真的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熔炉中流变,面临着失势、失传、失语的尴尬。值此踌躇之境,乡村博物馆应运而生,它们采撷乡土记忆,彰显了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担当与文化力量,成为了倡导文明新风的阵地。
承之光常在,精神之火永存。近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响应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组建“点亮乡博生机,助力乡村文化”公益建设小分队,赴建德市潘村村民俗文化展陈馆、淳安县文昌民俗文化馆、淳安县遂安民俗文化馆、淳安县汾口田园博物馆这四个乡村博物馆实地考察调研,借鉴成功的“浙江经验”,发挥人文学院自身优势,有计划、有策略地推进乡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