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网讯 近日,随着第五届保定市文旅大会的临近,保定市2座农业生态主题博物馆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它们是位于清苑区冉庄红色文旅小镇的红薯文化博物馆、位于徐水区卓正神农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徐水区农业博物馆。
据介绍,红薯作为保定地区种植较为广泛的农作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清苑区冉庄因地道战红色文化而全国闻名。冉庄红色文旅小镇内的红薯文化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模型影像等综合表现形式,展现了红薯的起源、引进和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红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徐水区2002年被河北省农业厅评为“河北西红柿之乡”。自1983年起,徐水的西红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建成的白塔铺蔬菜果品批发市场主营西红柿,以年成交总额高达8.5亿元的收益,成为目前华北最大的西红柿集散地。
据媒体报道,徐水区农业博物馆是目前保定市唯一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博物馆,该博物馆以神农文化为源、以徐水农耕文化为核心,展现徐水地域文化与区域产业特色,传播中华农耕文明,展示农耕发展历程。
据悉,7月4日,保定安国市晋察冀边区银行筹备处旧址博物馆和晋察冀军区机关、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正式开馆。目前,保定多家具备设立条件的博物馆正在履行备案程序。另外,该市的博物馆建设体系,与预计于今年内复涌的保定母亲河一亩泉、正在改造中的西大街、正在打造的“全国书院之城”金名片等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