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72岁的市民何小要非常忙碌,他把自己多年收藏的洛阳牡丹元素藏品全部盘点一遍,并特意挑出价值高、代表性强的藏品,无偿捐给牡丹博物馆。
近日,洛报融媒记者接到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我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从1980年开始拍摄洛阳牡丹,留存很多洛阳牡丹老照片、洛阳牡丹画册,希望记者牵线捐给牡丹博物馆。
求助者是72岁的市民何小要,被问及缘何有此想法,他打开了话匣子。

何小要展示个人拍摄的洛阳牡丹摄影作品
早在1980年,何小要接待几位外地朋友到洛阳观赏牡丹,其间,他拿起相机拍摄下好友在牡丹从中的留影。看着牡丹雍容华贵的倩影,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为洛阳牡丹摄影,让人们随时都能看到她的芳容!
“从那以后,拍摄洛阳牡丹几乎成为我业余生活的全部。”何小要说。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洛阳牡丹,他向《人民画报》《中国摄影家》等知名杂志投稿,“几次投稿居然都被采用,我在洛阳牡丹摄影圈也小有名气。”
20世纪80年代初,为扩大洛阳牡丹影响力,何小要牵头筹划出版《洛阳牡丹甲天下》大型摄影画册。1994年12月洛阳牡丹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何小要的摄影作品超过半数。此后,何小要的牡丹摄影作品还相继在香港、昆明、日本等地举办的花博会上亮相,极大提升了洛阳牡丹的文化影响力。
“我拍摄洛阳牡丹几十年了,有幸见证、记录了很多洛阳牡丹的‘高光时刻’,积累了大量洛阳牡丹画册、邮册、老照片。”何小要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一直在寻找让它们发光发热的机会。”
前不久,他阅读《洛阳晚报》得知,牡丹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已经确定,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将试运营的消息后,觉得个人留存的洛阳牡丹元素藏品符合牡丹博物馆部分展陈单元的主题。
“牡丹博物馆将成为国内唯一的牡丹专业性博物馆,更是洛阳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牌。我收藏的东西能被该博物馆收藏、展出,对我来说是无上光荣的事。”何小要说。
经洛报融媒记者牵线,3月19日,牡丹博物馆展陈品征集工作组成员来到何小要家中,实地查看相关藏品。“家里任何一样东西,你们认为哪件有价值,我就无偿捐赠哪件!”何小要开门见山。
经过专家及工作人员近4个小时的整理,何小要的捐赠清单最终出炉:45本不同年代的洛阳牡丹画(邮)册、364张洛阳牡丹老照片、总长近20米的《洛阳牡丹》《中国国家牡丹园》《武皇宫廷乐舞》摄影长卷……

何小要展示个人拍摄的洛阳牡丹摄影作品
“这些画册、邮册及老照片的史料价值高,记录了洛阳牡丹发展历程中的很多重要事件关键节点,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洛阳牡丹。”牡丹博物馆展陈品征集工作组负责人说,牡丹博物馆将利用好这些“宝贝”,让它们在“新舞台”上大放异彩,为国内外游客传递洛阳牡丹“好声音”。
展陈品征集仍在继续
今年1月中旬,牡丹博物馆项目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牡丹元素展品。“征集公告发布以来,市民朋友及国内外藏友踊跃参与。展陈品征集仍在继续,我们期待更多热心市民参与进来,进一步充实牡丹博物馆馆藏。”牡丹博物馆展陈品征集工作组负责人说,有意者可通过邮件(lytybwgcbb@163.com)或拨打0379-65998998、18037993699,与牡丹博物馆项目部取得联系。(洛报融媒记者 郭学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