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TOP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出版 洛阳7项考古成果入选
发布时间:2025-01-07   文字大小:【

  近日,中国文物报社与中国考古学会联合编辑的《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2012年至2023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120项考古成果,洛阳有7项考古成果入选。

  据了解,《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一书以考古遗址年代为序,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三国至隋唐、宋元明清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邀请相关考古专家撰写导读,概述该领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发展状况,通过规范科学的文字和大量遗址、文物、发掘工作图片,对新时代以来的考古新发现进行科学阐释和全面归纳,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

  该书收录的120项考古项目均为兼具学术价值和社会关注度的重要项目,如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三星堆祭祀区、海昏侯墓、“南海Ⅰ号”沉船、“致远”舰、“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等。洛阳入选的7项考古成果分别为栾川孙家洞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伊川徐阳墓地、偃师二里头多网格布局。

  栾川孙家洞遗址

  2012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湾滩村哼呼崖的断崖上,在其中发现的中更新世古人类化石,被专家定为“直立人栾川种”,简称“栾川人”。“栾川人”的发现,对研究东亚人类起源及演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资料图

  2013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位于洛阳市新安县东部,建于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其考古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2014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回洛仓遗址位于洛阳市区东北邙山南麓,始建于隋大业初年,其发掘对于研究和复原隋代大型粮食仓储全过程具有前所未有的丰富价值,也为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提供了隋代运河开凿和利用的珍贵实物证据。

  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资料图

  2015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位于北魏宫城中部偏西北处,是汉魏洛阳城乃至中国古代建筑体量较大的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一种崭新的宫殿建筑格局,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2017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东汉王朝共有12座帝陵,除汉献帝禅陵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外,其余11座帝陵均位于洛阳境内。东汉陵区分为邙山和洛南两个陵区。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明晰了东汉帝陵的基本情况,填补了中国陵寝制度研究的空白,对中华文明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伊川徐阳墓地

  

  资料图

  2020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位于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2020年,考古工作人员在徐阳墓地新发现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偃师二里头多网格布局

  2022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原有“井”字形主干道、“九宫格”式布局等基础上,发现“井”字形道路延伸范围更大,道路两侧多有墙垣。新发现的道路和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不同的网格区域,不同家族分区而居、居葬合一,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多网格式都城布局。(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打印繁体】【返回顶部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9249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咨询
投诉

联系我们: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