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民俗博物馆讯近日,洛阳民俗博物馆2025年度志愿者招募工作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招募活动吸引了众多热爱传统文化、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踊跃报名,经过严格的选拔与培训,最终一批优秀的志愿者脱颖而出,将为博物馆的开放服务与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志愿者招募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报名者涵盖不同年龄层和职业背景,包括在校大学生、退休教师、文化工作者以及民俗文化爱好者等。
本次志愿者面试工作于3月15日上午在学术报告厅进行,由民俗博物馆副馆长黄琳、宣教部成员高玉洁、赵园园担任评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通过自我介绍、试读稿件、评委提问等多种方式,对参加面试人员的基本素质、服务意愿等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为确保志愿者能够更好地服务观众、传播民俗文化,从3月21日至3月29日,宣教部对准志愿者进行了多次培训,内容涵盖博物馆历史、民俗文化知识、讲解技巧、观众服务礼仪等。通过实地演练和互动交流,志愿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洛阳民俗文化的理解,提升了服务能力。
3月30日,民俗馆宣教部组织考核小组对准志愿者们进行了严格的考核,从知识记忆、语言表达、讲解方法等多个角度对志愿者的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最终共有11位老师通过考核,成为洛阳民俗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正式成员。
4月6日上午,洛阳民俗博物馆2025年志愿者授牌暨表彰仪式在契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副馆长黄琳为11位新进志愿者授予“洛阳民俗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证”,也为上一年度的“十佳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向所有志愿者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高度肯定了他们为博物馆事业所作的付出和贡献。
仪式最后,大家在潞泽会馆门前合影留念。至此,洛阳民俗博物馆2025年志愿者招募工作圆满结束。
志愿者是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他们的热情与奉献精神将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此次志愿者招募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壮大了博物馆的服务队伍,也为弘扬洛阳民俗文化增添了新生力量。未来,博物馆将继续完善志愿者管理机制,搭建更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