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文物局欢迎您!
简
|
繁
|
登录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首页
机构职能
政务信息
政策法规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文保单位
学术研究
媒体关注
博物馆
专题频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保单位
>
运河遗迹今何在
申遗:追寻洛阳隋唐大运河
开栏语 我市大运河相关遗产点的保护、展示和“申遗”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今起开设《运河遗迹今何在》栏目,以走访的形式,向您介绍隋唐大运... (2015-02-10)
大遗址保护 展示必须以保护 本体整体为前...
2008年至2009年,河南省、洛阳市不断对大运河遗产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组织专家讨论、系统评估,并对大运河遗产清单和保护规划进行多次调整、补充和修改完... (2015-02-07)
谷洛引水 运河源头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2000公里。这条南北大动脉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经过今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北京等7个省市,通达黄河、淮... (2015-02-05)
西苑:令人遐想的皇家园林
西苑桥、西苑路、西苑公园……对于“西苑”这个词,洛阳人并不陌生。而早在1400多年前的隋朝,洛阳就有了西... (2015-02-04)
西苑之海 东都之灵
说到隋唐大运河引谷水、洛水,说到东都洛阳城,不能不提积翠池。积翠池不仅是通济渠的水源地,更是东都洛阳城的重要景观、灵气所在。 西苑之“海&rd... (2015-02-04)
黄道渠:引水枢纽 皇威象征
东都洛阳城为隋朝大将宇文恺精心设计,整体布局中,都城居中,西苑在西,通济渠在东,“自苑西引谷、洛水东注于洛”。那么,这水是如何从西到... (2012-11-27)
通济渠:运河首期工程 黄淮贯通水道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余年过去了,通济渠已与洛河融为一体,水流不止,生生不息。 大运河首期工程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离开京都长安,到东... (2012-11-27)
隋唐洛阳城:宏侈东都 运河中枢
宏大的宫殿、雄伟的建筑、整齐的里坊、繁华的街道、热闹的码头,还有广阔水面上的点点白帆……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展现的东都洛阳... (2012-11-27)
隋唐洛阳城南门:俯视车水马龙数百年
在洛龙区古城路与龙门大道口西北角上,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巍然耸立。在1000多年前,这里是隋唐洛阳城的南大门。 定鼎门与皇城南门端门、宫城南门应天门及宫城内的... (2012-11-27)
应天门:千余年前的“天安门”
隋唐洛阳城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就是应天门,这里曾是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和开展外交活动的地方,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天安门。武则天称帝等仪式都在应天门城楼上... (2012-11-27)
转到第
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洛阳大遗址
运河遗迹今何在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友情链接
洛阳市政府网站
|
网上咨询文物局
|
洛阳网
|
洛阳博物馆
|
国家文物局网
|
河南文物网
|
洛阳文明网
|
百姓呼声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9249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咨询
投诉
联系我们: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
微博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