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启动以来,我市各县区文物工作者对登记在册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实地复查,同时梳理2012年以来考古发掘、区域专项调查及面向社会征集等方面的新线索,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眼下,我市“四普”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各地新发现正持续增加。今起,洛阳网开设《走近洛阳“四普”新发现》栏目,挖掘新发现价值和背后故事,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敬请关注。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洛龙区文物普查队在龙门石窟街道郜庄社区新发现一处文物点——马氏祠堂,这里不仅保留了部分清代建筑和文物,还见证了当地马氏族人的发展变迁。
11月26日,记者在郜庄社区北街靠南头的位置看到,马氏祠堂坐西朝东,现存门楼与正堂,部分为清代建筑。其门楼保存较好,顶部形似龙舟,上面还有一排动物形状的装饰品。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工学博士张涵告诉记者,祠堂类建筑的正脊主要有龙船脊、博古脊和陶塑脊三种形式,其中,龙船脊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常见,一般以砖、筒瓦和灰砌成,常以灰塑的萱草、霸王花或鳌鱼吻饰收束。
“和南方地区的祠堂建筑注重装饰细节相比,中原地区的民间祠堂建筑一般较为简约,尤其是在屋脊装饰上,基本上没有统一的形制要求,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张涵说,马氏祠堂的门楼为龙船脊,脊身饰以荷叶纹样,两端有一对望兽,中间是双鱼脊饰,这些装饰物不仅在结构上起到稳固屋脊和瓦垄的作用,也被认为能驱邪避恶,守护人们的平安和幸福。
马氏祠堂的正堂现存1顶清代香炉和5通清代碑刻,此外,这里还悬挂着一幅马氏祖系图。
郜庄社区马氏家族的族长马新和告诉记者,郜庄马氏供奉的祖先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至今,祠堂门楼的牌匾后还镶嵌着“伏波世第”四个大字。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代名将,一生的战绩十分显赫。大家熟知的成语马革裹尸,就与马援有关。相传,汉光武帝时,马援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屡建战功。在一次胜仗过后,一个亲友对马援说,此番得胜还朝,必定高官厚禄、封妻荫子。不料,马援却回答:“大丈夫不应该安稳地躺在床上死去,而应该战死沙场,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马援究竟是不是郜庄马氏的祖先,现已无法考证,而一个叫马景眉的人,是他们有据可考的祖先。记者在马氏族谱上看到,马景眉是陕西扶风人,清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出任洛阳县令,死后葬于今伊滨区寇店镇一带,之后其后人从陕西扶风迁至寇店镇,成为寇店马氏。此后,寇店马氏继续分支,又有了郜庄马氏和伊滨区诸葛镇的马村马氏、康庄马氏。
马氏族谱记载,郜庄马氏与马村马氏、康庄马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名叫马泉,其三个儿子分家后,分别在马村(位于今伊滨区诸葛镇)、康庄(位于今伊滨区诸葛镇)、郜庄生活。如今,这三个地方的马氏族人每年都要一起举行祭祖仪式。
近百年来,马氏祠堂曾陆续作为保公所、大队部、学校、诊所使用,不仅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承载着当地数代人的记忆。如今,马氏祠堂仍是维系马氏族人亲情血缘的纽带,时刻激励后人不忘来路、奋发向前。(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楚洛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