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东山佛足迹图像碑:为国内发现唯一多面刻佛足迹的石碑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洛阳龙门东山佛足迹图像碑:为国内发现唯一多面刻佛足迹的石碑
发布时间:2013-08-15 09:23:28   浏览次数:2393   文字大小:【


我们期待着,这块佛足迹图像碑还有更多故事


  洛阳网讯 (信息采集:徐阳光)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许您参观寺庙时曾见过不少佛像、佛足,但肯定没见过位于龙门东山擂鼓台的这块“佛迹”。昨日上午,在龙门石窟景区擂鼓台遗址,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馆员焦建辉告诉洛阳晚报记者,这是国内现今发现唯一多面刻佛足迹的石碑,而且佛足跟部两侧所刻人物形象为此碑仅见。碑上的佛足迹千年后重现天日,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

  1 佛足迹碑现身龙门具有唐代造像特征

  昨日上午,洛阳晚报记者在擂鼓台遗址见到了这块佛足迹图像碑。此碑位于擂鼓台石窟南洞的南侧,由碑身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材质为擂鼓台特有的一种石灰岩,碑身略泛红,焦建辉推测可能碑身过去多年经受渗漏水侵害,在表面形成了一层包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碑的西面,在焦建辉的指引下,我们发现上面用阴线刻有两枚足迹,其中左足较为清晰,佛足迹上刻有车轮形状的千辐轮和上、下分别由W形与圆形轮状物组成的三宝标图形,佛足根部两侧则刻有呈坐姿的人物。

  “保存最好的是石碑的南面。”焦建辉说,南面的足迹、千辐轮和三宝标线条都较为清晰,不过由于被砌护在墙内,南面佛足迹下方仅能辨认出刻的是一名僧人。石碑北面由于风化严重,只能依稀辨出足迹部分线条。

  由于石碑东面被嵌于墙内,至今仍不得见。焦建辉说,最有可能的是两种情形:一是东面和其余三面一样,也是一对佛足迹和人物形象;二是刻有记载此碑情况的题记。

  据考证,在古印度,车轮与转轮圣王观念结合,代表无所不破的力量,被赋予神圣内涵,有力量和光辉的意义,广泛应用于佛教、耆(qí)那教等,因此,在佛教中车轮代表力量、真理和光明。

  而三宝标则是一种神秘的象征符号,在学界中众说纷纭,佛足迹上与车轮组合表现的三宝标,象征着生机与繁荣,隐喻佛教昌盛不衰。

  尽管这块石碑露出的各面并没有文字题刻显示其年代,但从西、南面底端的人物形象看,石碑具有唐代造像特征。



三宝标,隐喻佛教昌盛不衰


 2  “真身”重见天日,带来一串谜题

  早已向游人开放的擂鼓台怎么会有这样一块石碑呢?

  提及石碑的发现经过,也有一番曲折。20世纪早期,日本学者关野贞等曾考察龙门石窟,当时擂鼓台南洞外接建有一间一面坡房屋,这块石碑可能被压在南墙下,因此其考察著作中并未提及。

  20世纪80年代,龙门石窟研究院在实施洞窟保护工程时,曾经特意用水泥在碑上筑顶,进行保护。当时石碑的“真身”仍隐藏在墙体内,只有西面露于墙外,作为文物廊的一部分供游人参观。

  2008年,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进行擂鼓台窟前遗址考古,发现了大量文物,去年开始在考古发掘原地建博物馆。今年5月,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这块过去仅露一面的文物竟然是一块石碑,而且上面有不少花纹,就用青砖在石碑周围砌了一圈保护墙,仅留西面呈现于人。

  当焦建辉看到这块石碑时,保护墙已经砌好。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了14年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石碑。

  当看到类似于车轮的图形时,他想到佛有32相的说法,其中之一就是足下千辐轮相。随后,通过翻阅大量资料,他终于确定碑上所刻画的就是带有浓厚宗教崇拜色彩的佛足迹图像。

  尽管已经明白石碑为何物,但这块佛足迹图像碑上刻画的图形,又给研究人员留下了一串谜题。


  3 碑上人像三种推测,或与玄奘有关?

  焦建辉说,要想弄清楚这块佛足迹图像碑,首先要对佛足迹及其信仰有所了解。

  其实,佛足迹图像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佛足迹图像及其信仰,自中古以来就广泛波及亚洲佛教流行地区,寄托着人们思念佛陀并希望佛教兴盛的情怀。

  我国汉文化地区的佛足迹图像,从7世纪中叶由玄奘、王玄策带回并发展起来,从关中周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陕西宜君玉华寺、四川眉山法宝寺、陕西耀县、重庆大足、陕西西安卧龙寺、河南巩义慈云寺等均见佛足迹图像资料,最早的为唐代遗物。

  据佛经记载,在佛祖涅槃后200年之内是没有佛造像的,那时佛弟子们都是瞻拜佛的象征物,其中即有佛祖留下来的足迹印,拜佛足即为拜佛祖。因此,在佛足迹图像中,出现过莲花、卍(wàn)字、双鱼、宝瓶、海螺等佛教常见图形。

  与过去发现的佛足迹图像不同的是,擂鼓台的这块石碑上仅简单地刻有千辐轮、三宝标,并没有其他佛教图形。

  不过,让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却是足跟两侧的人像。目前能辨认出的石碑西面和南面上,佛足跟部两侧刻出站立、行走或坐着的人像,这种形象目前仅发现于这块石碑。

  “对于这些人像,有三种推测。”焦建辉说,最常见的应该是供养人,即刻这块石碑的人。还有一种可能,这些人物图像其实是佛像,这样和佛足迹就成了组合关系。

  第三种推测,则源于石碑南面奔走状的僧人。

  因被砌护,雕刻细节暂难辨识,目前能看到的是,僧人小腿赤裸,赤脚,背负长物,上身前垂条布。这名僧人的形象和玄奘西行求法的形象吻合,如其确为玄奘,这块石碑上其他面的人物图像就能构成一个故事,这对于文物考古研究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

  4 现于龙门并非偶然 女皇曾是佛足迹“崇拜者”

  佛足迹图像碑在擂鼓台被发现并非偶然。《观佛三昧海经》云:“若人画佛足迹,令人见之生欢喜,除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由此可见,佛足迹能够“千福圆满、万罪消除”,这与擂鼓台中洞的开凿初衷一致。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该窟造像题材为佛教中礼忏灭罪的“一万五千佛”。

  既然画佛迹可消除罪恶,那么具有免罪功能的佛足迹图像碑的由来,就有了一个新的解释。不仅如此,伴随佛足迹图像的,还有“斋日放光”“轮相发光”“凿已还平,文采如故”等灵异现象的传说,这更为佛足迹图像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将佛足迹崇拜发扬到极致的,则是与龙门石窟有深厚渊源的女皇武则天。

  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春,正月丁丑(大足元年,701),以成州言佛迹见,改元大足。”成州是如今的甘肃成县,“佛迹”就是佛的足迹,以佛足迹为年号,反映了武则天崇尚佛教祥瑞的热情,也说明佛足迹信仰在社会上有所流行。也就是在这一年,武则天从居住多年的洛阳回到了长安。

  焦建辉说,为了更好地研究这块石碑,在确保洞窟护墙稳定和碑刻安全的前提下会考虑拆除南面的保护墙。也许到那时,这块佛足迹图像碑会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它的故事。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河西走廊文物保护修复行思录 下一篇未央宫:张骞策马访西域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