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拍摄《一九四二》前,冯小刚和刘震云曾来洛阳采风
发布时间:2013-01-17 09:37:49   浏览次数:5798   文字大小:【
1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一条新闻,点名表扬了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该报道称,“电影创作者把目光瞄准民族苦难和被遗忘的历史,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也需要更多具备历史情怀和责任感的电影人”。拍摄前,《一九四二》的导演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曾来故事的发生地之一洛阳采风,那么,负责接待二人的我市文史学者、千唐志斋博物馆原馆长赵跟喜曾“泄露”了哪些“秘密”呢? 
 

赵跟喜和冯小刚(右)合影 (摄于2000年4月22日,记者翻拍)

  洛阳网讯 (信息采集:徐阳光)1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一条新闻,点名表扬了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该报道称,“电影创作者把目光瞄准民族苦难和被遗忘的历史,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也需要更多具备历史情怀和责任感的电影人”。拍摄前,《一九四二》的导演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曾来故事的发生地之一洛阳采风,那么,负责接待二人的我市文史学者、千唐志斋博物馆原馆长赵跟喜曾“泄露”了哪些“秘密”呢?

 

  1一页发黄日记,记录冯、刘在洛采风

 

  “决定拍这部电影时,我们沿着灾民走过的路走了一遍。从延津开始,巩义、洛阳、潼关、陕西,跑了很多地方……”

  日前,冯小刚和刘震云在媒体前回忆电影创作过程时,提及了十几年前的采风经历。

  昨日,赵跟喜向我们展示了两张照片。照片中,冯小刚穿黑色夹克,刘震云着黑衬衣、红外套,分别与赵跟喜在千唐志斋博物馆的青葱树木前合影留念,照片下的日期显示为2000年4月22日。

  “上午,冯小刚、刘震云一行7人来。复印了新安县关于水旱蝗灾的资料,看了1921年的灾荒碑(万人坑碑)。午留饭。刘震云是延津人,说河南话,家常人。冯小刚年龄不大,文静,很难把他和他拍的《北京人在纽约》联系起来……”在一页发黄的当天日记中,赵跟喜如是记录。

  2000年4月22日,时任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的赵跟喜接到了冯小刚、刘震云要来参观的消息,并由他负责接待。当天,赵跟喜带他们参观了馆里的碑志石刻,走访了张钫故居,而真正打开话匣子,是在赵跟喜得知他们此行目的是为电影《一九四二》采风后开始的。

  2卤肉火烧就面条,俩大腕儿小饭馆里“探秘”

  午饭时,赵跟喜在博物馆隔壁一家小饭馆里“招待”俩大腕儿,饭菜简单却富有新安特色:卤肉火烧加一锅熬面条,有茶无酒。

  得知他们此行目的后,赵跟喜问:“你们知道1942年河南的移民史与新安名人张钫的关系吗?”

  冯小刚和刘震云表示尚不清楚,心直口快的赵跟喜说:“不清楚这个,就说不清河南灾民往西逃荒的前因后果,将来会出洋相的。”之后,赵跟喜便向二人介绍,当时,河南饥民之所以背乡离井顺陇海线向西逃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元老、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的张钫在陕西大量安置河南老乡,并动员陕西胡宗南、青海马步青、新疆盛世才腾出兵营,安置灾民。若影片中缺失了这段史料,将是个重大缺憾。

  他们听了十分惊讶,刘震云说:“一定不能忽略这些章节。”

  “我原以为我说话这么不客气,他们会不高兴,没想到他们很谦和。冯小刚认真地听,刘震云则边问边在本子上记录。”赵跟喜回忆说。

  一锅熬面条下肚,冯小刚与刘震云记录下洛阳灾民当时如何流离失所、骨肉分离,如何扒火车西逃,张钫如何在陕西安置灾民等情况,并复印了《新安县志》、新安县铁门镇的《荒年序碑》中有关1942年的资料。

 

赵跟喜与刘震云(左)合影 (摄于2000年4月22日,记者翻拍)

  3蒋介石为啥称张钫为“学长”?

 

  聊天时,赵跟喜向两人讲述了一些关于饥荒的细节,这些细节也在电影《一九四二》中有所体现。

  影片中有一幕为蒋介石到张钫家借粮食,张口闭口尊称张钫为“学长”,“学长”的称呼从何而来?

  赵跟喜介绍,早年,蒋介石和张钫曾在当时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过,该学堂的学员几乎悉数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因张钫比蒋介石入学早,故蒋介石称其为“学长”。

  此外,影片中灾民逃至洛阳城外时,“老东家”的女儿星星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免遭被饿死的命运,主动把自己卖给妓院,换来了5升小米。

  如此编排,决非编剧和导演的随意发挥,洛阳历史上也确有其事。在赵跟喜给冯、刘提供的《荒年序碑》碑文中,详尽记述了1877年新安大旱惨景。碑文记载道:“二八闺俊升余粟,谁悯良家子。”

  “16岁大闺女只能换得一升多小米,这是真实历史。”当赵跟喜把碑文大意讲给冯小刚和刘震云听时,两人神色都很凝重。

  后来电影中花枝与星星的命运,也与碑文中所述相近。

  4仗义执言的张钫母亲,其实是“大家闺秀”

  电影中,当蒋介石到张钫家,和张钫母亲亲切交谈,这位为河南灾民仗义执言的老太太让观众印象深刻。而纺着花、慈祥可亲的张钫母亲可不是农村妇女,而是一个“大家闺秀”。

  熟知张钫家族背景的赵跟喜介绍,张钫母亲王氏,时人尊称她为“王太夫人”。辛亥革命时,王太夫人深明大义,曾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都捐出来,支持张钫去革命。

  1934年,张钫母亲70大寿时,蒋介石曾亲自撰文作序。《张母寿序》上详细介绍了张母,当时,冯小刚和刘震云详细看了《张母寿序》,电影中才有了张钫母亲纺花的镜头。

  冯小刚和刘震云探访结束几个月后,赵跟喜意外地收到了冯小刚工作室寄来的合影照片。赵跟喜不由一怔:自己在千唐志斋接待艺人、名流不计其数,而给他寄回合影照片的,这还是第一次。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徽州古村落将获整体保护 下一篇洛谭说事:步行街柱子上史实刻错..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