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国杰,男,汉族,河南宜阳人,中共党员,1974年7月生,毕业于河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学士,1997年11月参加工作,研究馆员,洛阳市第七批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
获得奖励情况:
2014年8月,洛阳市政府“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市政府嘉奖”;2018年2月,被洛阳市委组织部、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人社局和洛阳市社科联评为首届“洛阳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020年1月,中共洛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洛阳市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中国民俗文化、会馆文化、匾额文化、碑志石刻、契约文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博物馆》《文物天地》《中国文物报》《中原文物》等期刊、出版物上发表《新形势下中小型国有博物馆文物藏品征集工作的对策和出路——以洛阳市国有博物馆文物藏品征集利用实践为例》《隐与民间,见证历史—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故纸拾遗”基本陈列综述》《刘墉题“义勇第”匾额书法赏析》《清代学政题匾的书法价值》《馆藏人契问题探析》《木雕造像装藏的宗教信仰行为及心理》《乾隆御制〈鸡雏待饲图〉诗文插屏》《〈中山建设地图〉舆图与孙中山实业计划建国思想》等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参与《洛阳匾额》《故纸拾遗》《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等10余专著的编写出版工作,其中担任主编著作6部,先后参与完成《洛阳民俗博物馆藏契约文书与河南地方社会研究》《河南近代民间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成果获奖情况:参与主编的《洛阳匾额》(四、五卷)被评为“第四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一等奖”、《故纸拾遗》第四卷被评为“第五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一等奖”、《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被评为“第八届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二等奖”;论文《新形势下中小型国有博物馆文物藏品征集工作的对策和出路——以洛阳市国有博物馆文物藏品征集利用实践为例》被洛阳市社科联评为“洛阳市第十七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