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TOP

洛阳民俗博物馆“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之(唐)陶牛
发布时间:2021-02-04 14:54:00   浏览次数:1321   文字大小:【

  该陶牛(唐)现藏于洛阳民俗博物馆,长15.8cm,宽8.5cm 残高30cm。牛,六畜之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的主要耕作劳动力之一,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赋予勤奋、忠厚、无私、踏实肯干等美好品德,古往今来赞扬牛这些品德的诗歌也很多,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解读】

  此陶牛为北方常见的黄牛,体态雄健,牛头高昂,双唇紧闭,双角短小,四肢有力,牛颈部有多处褶皱,为长期犁耕劳作痕迹,刻画细腻生动,展现了耕牛劳作时的形象。

  牛作为家畜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山东大汶口遗址和兖州王国遗址中都有发现作为家畜的黄牛和水牛骨骼。到殷商时期,牛主要用于食用和祭祀,在建造屋宇时,古人奠基要埋牛头;占卜时,要用大量的牛肩胛骨,商代甲骨文中记载,商王有一次祭祀用牛达400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在北方推广,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汉朝时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广泛推广。在政府的提倡下,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操作更为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也开始出现。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说:“农为牛本,有功于世”,在农耕文明时期屠宰耕牛是被明令禁止的,可看出牛在农耕文明时期的重要性。

  牛除了作为耕作劳动力外,还经常充当出行工具。魏晋以前,牛车象征着地位低下与贫困,魏晋至唐初,因战乱频繁马匹大量减少,牛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牛车成为地位的象征,天子乘坐的辇,要用十二头牛来拉。直到唐太宗讲求马政,开始大力发展养马业之后,马匹逐渐增多,牛再次回归到农业用途,不再是人们崇尚的交通工具。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洛阳民俗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之.. 下一篇洛阳山陕会馆开展春节前帮扶慰问..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25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4103000007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

关注
微信

关注
微博

顶部